新聞詳情

沒有業務場景做引擎,90%的數字化項目一定會失敗!

發表時間:2025-06-04 10:56作者:互小訊
圖片

某傳統連鎖服裝企業曾斥巨資打造一體化會員管理系統:顧客畫像、智能推薦、電子導購樣樣俱全。然而系統上線后,門店員工反饋復雜流程影響了效率,收銀結賬變慢了30%,員工私下抱怨:這平板沒有我的小本子快!系統數據長期殘缺不全。半年后,無人再打開那些閃亮的界面。

圖片

商業經營的本質,就是通過場景解決問題

痛定思痛,該企業轉而專注一個簡單場景:門店店員每日頻繁耗時地查找倉庫庫存狀況。于是引入了簡單的二維碼標簽管理——手機一掃,各類尺碼和數量信息一目了然。短短1個月內,倉庫盤查時間由40分鐘縮短到7分鐘,員工欣然使用,系統數據隨之實時可靠。一年之后,這套“長”在業務里的系統已自然演化成精細化庫存管理和智能補貨方案的核心支撐。

這就是數字化的真相:它并非始于宏大規劃,而是始于一個細微疼痛的確認、一個“能否讓當下更好”的切實疑問。企業推進數字化要謹防“完美主義陷阱”

圖片

互訊H8數字場景:工具永遠為業務場景而生,

場景缺失之處,數字化不過是華麗軀殼。

一、聚焦具體場景:讓痛點成為數字化的引擎

為何數字化應用必須從具體場景切入?答案藏在現實難題與效率縫隙中。

獲客是營銷的永恒痛點,也是數字化可以大顯身手的空間——但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 線下實體客流模糊難追蹤?

智能門店的人流監測便能在無形中識別客流高峰、區域熱度,從而優化排班與商品陳列。

? 老客戶推薦散亂、成效難量化?

設計專屬推薦碼,并打通消費與會員系統,每一位客戶貢獻瞬間清晰化,后續追蹤服務也由此變得精細高效。

? 異業合作反饋慢、動力弱?

一套高效的分傭系統能讓每筆轉化實時透明,讓合作伙伴看見成效不再靠猜測,聯盟內驅力自然倍增。

內部協同效率是另一隱秘戰場:

? 庫存信息層層傳遞效率低下?

共享動態庫存平臺能在瞬間將庫存狀態同步至客服、銷售與倉管,避免“有貨未售、有單無貨”的尷尬。

? 任務責任權屬不清、進度模糊?

項目管理工具的輕便使用能將復雜的任務拆分責任落實到人頭,確保進度可視、執行透明。

? 門店反饋總部響應滯后?

即時溝通協同工具能在上下層級間建立起快捷通道,問題發現與處理速度大幅躍升。

此時,數字化不再是懸于頭頂的模糊概念,它直接作用于你最需解決的那個具體流程痛點——成本降低,流程高效,反饋及時,效率肉眼可見。

二、員工驅動:讓使用者甘愿“點開”的數字化才有未來

所有系統都需要人來驅動。工具的最終價值,不是CEO的認可報告,而是一線員工指尖的主動喚醒。若使用者抗拒,再精密的邏輯都是徒勞。

工具設計必須嵌入真實工作流程:

給巡店的店員配發便捷的手機端工具,而非沉重的筆記本電腦;設計極簡的交互界面,減少非必要操作步驟。

? 以持續應用為核心目標,而非技術高深:避免追求早期功能冗余,確保流程簡單順暢,上手零門檻。及時收集使用反饋迭代系統,真正為操作者減負增效而非增加負擔。

? 構建清晰反饋機制,讓操作者看見價值:讓一線員工切身感知數字化帶來的便捷,例如“掃碼盤點讓我的下班提前了半小時”。建立正向激勵,鼓勵持續使用并分享高效技巧。

? 打通數據孤島,驅動業務自然融合:新的工具模塊要能與現有系統集成,統一入口,避免重復性數據錄入。鼓勵系統間數據共享,讓工具服務于業務的自然生長而非割裂重組。

數字化工具真正的效能,始于使用者的一句“確實好用”。當員工不再被動配合,而能主動從中獲益時,工具才真正轉化為能力。

圖片

數字化第一服務對像就是員工

三、務實生長:讓小場景成為撬動全局的支點

數字化的本質從來不是技術爆發力,而是一場業務與工具的共舞演進,從小處開始,步步扎根:

選擇優先級高、有代表性的小切口入手:如前述門店庫存實時查詢——需求緊迫、工具輕便、收效顯著。

敏捷迭代,在場景反饋中生長功能:隨著庫存管理效率提升,可逐步延展至自動化補貨預測邏輯,工具自然生長,而非推倒重來。

串聯小場景,生成流程化價值網絡:庫存模塊運行成熟后,與銷售預測、營銷系統數據共享,形成動態調整能力;精準的客流洞察數據又能同步至推薦系統與會員分析工具中,形成良性循環。

打通壁壘,融合全局價值:當不同場景模塊成熟,再基于開放標準打造統一入口平臺,實現真正的業務賦能融合。

一套真正有生命力的系統,正是這樣無數微小的“好”體驗不斷融合、調整、生長而來,而非技術驅動的宏偉構建。如某知名茶葉連鎖在疫情期間從門店直播銷售這個單點突破,逐步鏈接庫存管理、社區用戶服務、私域客戶沉淀場景,短短一年內構建出自己完整的會員與私域營銷閉環。

偉大的系統不是設計出來的,而是被真實的痛與愛召喚出來的。

它生長于一地雞毛的日常、一個員工的抱怨、一次無效的電話協調、一場被錯過的推薦獎勵……你無需設計完美的數字化宮殿,只需彎下腰,找到身邊那個最具體的“小痛點”,然后遞上合適的工具。

當員工不再需要克服工具障礙,而是享受效率帶來的掌控感;當業務在數字流的自然編織中不斷生長——這才是數字化最有生命力的時刻。你愿從身邊哪一個具體問題開始?真正的技術影響力,永遠始于那個被你看見并決定解決的微小瞬間。

圖片

數字場景創始人、互訊數字研究院院長成磊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20241123

分享到: